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事:对着两小时的会议录音,本地软件转了40分钟,结果卡成PPT,进度条停在99%不动了?好不容易转完打开文档,"获客成本"写成"获客陈本","用户留存"变成"用户刘存",改到你怀疑人生?更绝的是格式,一段话能给你拆成8段,标点符号全是逗号,整理完比重新听写还累。
这就是现在多数人用语音转文字的现状:要么本地软件卡到崩溃,要么在线工具转完像没转,要么花大价钱找人工还等不起。今天就撕开这层皮,告诉你为什么本地处理早该淘汰,以及听脑AI到底凭什么让我这种效率控甘愿当自来水。
先喷一波市面上的"主流选择",个个都是坑王。
本地软件,比如某讯听见本地版、某飞听见PC版,吹得震天响说"离线也能用"。真相是:安装包3个G起,占你20%内存,转1小时视频要30分钟,还不支持实时转写。上周帮客户处理融资路演录音,某飞本地版转了47分钟,结束弹出"文件损坏",当场想砸电脑。关键更新还慢,去年的方言模型用到现在,客户带点川普口音,直接给你转成火星文。
展开剩余72%通用在线工具,某度云、某讯云那些API接口,价格看着便宜,0.005元/分钟。但转完就是堆生肉文本,没有分段、没有重点、没有时间轴。上次整理1小时行业峰会录音,某度云转出来2万字,我花了3小时手动分段、标发言人、删口水话,算下来时薪比实习生还低。而且只能单端使用,手机录的音想在电脑上编辑?传文件去吧你。
人工转录更别提了,某猪八戒平台上1小时100元,承诺24小时交付,实际拖到48小时是常事。上次找的"专业团队",把"GMV"写成"鸡MV",把"私域流量"写成"思域流量",气得我直接投诉退款。关键是创业者哪有那么多预算?每月10次会议转录,就得1000块,够买5年听脑AI了。
那听脑AI,不是我吹,用了30天,发现这玩意简直是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。
第一,快到离谱。实时转写延迟不超过3秒,你这边说完"这个方案我们下周推进",那边文本框里已经出来了,标点符号自动带。上周开远程会议,我边听边改,会议结束直接导出纪要,客户以为我提前写好了脚本。非实时转录更快,1小时视频10分钟搞定,比本地软件快3倍,比人工快144倍。
第四,多端同步太方便。手机录的音,电脑直接编辑;电脑转的文本,平板随时批注。上周在外面见客户,用手机APP实时转写对话,客户走后我在地铁上就把跟进邮件发了,比对手快了整整半天。
再说点30天深度使用挖到的隐藏功能,这才是真宝藏。
隐藏功能一:多语言混转。上周和外企客户开会,对方中文夹英文,"我们需要optimize一下user journey,特别是在onboarding环节",普通工具直接转成"我们需要奥普提迈兹一下用户卓尔尼,特别是在昂邦定环节",听脑AI直接准确转成"我们需要优化一下用户旅程,特别是在注册环节",准确率95%,这功能在外贸、跨国团队里简直是刚需。
隐藏功能二:语音指令编辑。转写的时候不用动手,直接说话就能改。比如发现某段写错了,说"删除上一句",文本直接消失;想标重点,说"这段标红",自动加粗标红;需要分段,说"这里分段",立马另起一段。实测比手动编辑快3倍,开会时腾出手来记更多细节。
隐藏功能三:自定义模板。可以根据场景设置转写模板,比如会议纪要模板(含参会人、时间、议题、决策、待办)、访谈模板(含问题、回答、重点标记)。设置好后,转写时自动套用模板,导出就能直接用,连排版都省了。我们现在用"融资路演模板",转写完直接发给投资人,专业度拉满。
给点使用技巧:第一,提前10分钟上传会议议程或访谈提纲,AI会自动匹配关键词,准确率再升2%;第二,团队用的话开协作模式,转写时同事可以实时批注,避免会后信息差;第三,每周导出术语库,把新出现的行业词、公司内部词加进去,越用越智能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扬帆配资-股票配资首选-配资客服是不是违法的呀-炒股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