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国宏 曹怡然 通讯员 刘文举
7月20日清晨六点,方城县城的时代广场微风轻拂,几十名学生与家长围坐成圈,齐声诵读《论语》节选,琅琅书声成为这座小城最动人的清晨序曲。
“2019年我们设立的这个晨读点,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。”时代广场暑期晨读点负责人田禾一边整理着手中的经典读本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7年时光里,他亲眼见证着暑期晨读活动从零星参与到众人追捧的“成长轨迹”。而这场持续7年的坚持,正是方城县推动“全民阅读”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。
晨读“诞生记”——从萌芽到繁茂
提起这场惠及数万群众的晨读活动,还要从发起人刘飞晓、翟春玲、牛渠方和孙宏强四人说起。2017年四人因研读中华经典结缘,被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深深吸引。“读经典让我解开了很多困惑,心胸也变得更开阔。”刘飞晓说,为了让更多人从中受益,四人筹划成立方城读书会,并发起暑期公益晨读活动。
展开剩余76%2019年8月的一个清晨,刘飞晓等四人带着书本站在了方城时代广场。只不过,晨读的身影与晨练的人群显得“格格不入”。但他们还是挺直腰板开始了第一次诵读。
“那天晨读结束得特别快。”刘飞晓回忆说,但大家并没气馁,“万事开头难嘛,坚持下去总会好起来的。”
事情的转机发生在第二天,广场上多了几张熟悉的面孔——他们的家人朋友率先加入了。更意外的是,晨练群众也主动打听:“这是干啥呢!”“明天还来不?我叫俺孩儿跟你们一起读吧!”群众的回应,让刘飞晓等人至今难忘,“那一刻就觉得,我们做的事是有意义的。”
此后,晨读队伍日渐壮大。2019年首期晨读活动高峰期单日参与人员超500名。如今,晨读点已从时代广场扩展到汉坝公园、龙泉公园等55个点位,覆盖全县19个乡镇(街道),每天参与人数超2000人,累计参与人次突破40万。方城“暑期公益晨读”活动还被推荐至中宣部参加全民阅读“优秀项目”申报,曾经燃起的“星星之火”,也逐步呈现出燎原之势。
晨读“渐变记”——从旁观到同行
随着晨读活动的持续开展,“心之变”的故事也在悄然上演。
方城竹林广场晨读点负责人杨胜利告诉记者,晨读初期,不少家长只是负责送孩子来,像是在完成一项“任务”。如今,家长们或坐在孩子身边齐声诵读,或手捧书本专注默读。“从‘等孩子读完’到‘和孩子一起读’,家长们心态的转变,让晨读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。”杨胜利感慨道。
改变的不只是家长。方城汉坝公园晨读点刚设立时,曾存在“晨读”与“晨练”的场地冲突矛盾。直到有一天,群众主动推迟晨练时间,选择“错峰”使用,让这个原本并不大的公园,变得更加热闹。“现在群众在等待晨练的间隙,也加入了晨读,就当‘热热身’嘛。”晨读点负责人孙宏强笑着说。
乡村晨读点的变化同样温暖。独树镇妇联专职副主席、晨读活动发起人杨小丽介绍,镇区四个晨读点周边的群众会主动打扫环境卫生、悬挂条幅,甚至有热心人将矿泉水摆到晨读点供大家取用。
这些变化,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,却像藤蔓一样悄悄地在方城县蔓延。街道党工委主动“认领”辖区晨读点,为晨读活动提供必要支持;村(社区)提前开放活动中心供晨读使用;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经费购买物品……当旁观者成为同行者,晨读点不再只是孩子们的天地,成了全社会共筑“全民阅读”的坚实基础。
晨读“助推记”——从护航到赋能
“晨读是‘全民阅读书香方城’建设的重点载体,通过政府搭台,优化顶层设计,让‘书香’飘进千家万户。”方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东华介绍,方城县将暑期晨读纳入《书香方城建设实施方案》,组织县妇联、教体局等单位,从场地协调、人员组织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活动走深走实。
清河镇是方城较早推广晨读的乡镇,今年暑期前,该镇党委专门召开会议,研究部署扩展晨读点。眼下,新增10个点位后总数达13个,日均参与晨读500余人,成为全县晨读点最多的乡镇。
清河镇党委书记陈颖娜表示,将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参与,让“书香清河”擦亮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。
无独有偶。在独树镇,当地党委、政府面向全镇发起《暑期公益晨读倡议书》和志愿者招募活动,科学设立晨读点,方便群众参与。
此外,方城县还高标准建成“诸葛书屋”4处、“裕州书苑”驿站4处、职工书吧120余个,569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,惠及群众120余万人。
从几人的初心萌芽,到覆盖城乡的文化风景;从自发组织的公益晨读,到政府推动的全民行动,方城晨读的7年“成长记”,正是一座小城用书香涵养文明、用经典浸润人心的生动实践。
扬帆配资-股票配资首选-配资客服是不是违法的呀-炒股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